九天之上的那一缕关注,并非仅是静观其变。在缥缈宫阙老者落子半月后,一道极其隐晦、却携带着煌煌天威的流光,自九霄云外悄然而降,落于北京城外西山之巅。

    流光散去,现出两道身影。

    一者身着月白道袍,面容俊朗年轻,眼神却深邃如古井,背负一柄古朴长剑,周身气息与天地自然相合,正是奉命下界的巡天使者,道号“云胤”。

    另一者则是一位手持净瓶杨柳、宝相庄严的比丘尼,法号“妙音”,眉宇间充满慈悲,周身隐有檀香佛光缭绕,乃是西方净土遣来的观察使者。

    两位仙佛使者并未直接显露真身入城,而是立于山巅,遥望那被浓郁寒煞之气与冲天怨念笼罩的京城,尤其是中心那片冰封的宫苑。

    “阿弥陀佛。”妙音尼轻诵佛号,面露悲悯,“好重的怨煞之气,这凡间帝王,造孽深重。

    只是那异动之源……”她目光投向冰封东宫,感受着那至寒至静、却又与地脉浑然一体的气息,秀眉微蹙,“其性空灵冰冷,非妖非魔,倒似天地自生之灵物,只是…似乎并无灵智情感,唯有纯粹之理。

    云胤真人双眸中闪过清光,施展望气之术,缓缓道:“妙音师姐所言不差。此物确乃地脉寒髓与一道极其古怪的纯理性灵识结合所化,可谓天地异数。

    其扎根地脉,已成本地山川气运一部分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那日引动玄冥真意,恐是无意为之,却也显其潜力无穷。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语气转为凝重:“然,此物存在本身,已搅乱此界因果。大明龙气受其压制,怨煞因它而聚,更有宵小之辈借其名目兴风作浪。长此以往,此界生灵涂炭,恐非天道所愿。

    “真人之意,是欲将其收服或…抹去?”妙音尼问道。

    云胤摇头:“难。其与地脉一体,强行收服恐引地脉反噬,殃及无辜。抹去更是下策,且不说能否成功,此举有干天和。

    上界之意,是先行规劝引导,若其能明自身因果,收敛寒煞,导引地脉归于平和,或可成为此界守护之灵,亦是一番造化。若其冥顽不灵,继续引发浩劫,再行雷霆手段不迟。”

    “我佛慈悲,愿度化一切有情众生。此物虽无情,却亦有存在之理。贫尼愿与真人一同,尝试点化于它。”妙音尼合十道。

    两位使者商议既定,便决定先不惊动凡间朝廷,而是直接与那东宫内的“异灵”进行沟通。

    他们身形一晃,化作两道若有若无的清光,悄无声息地越过京城戒备森严的城墙,直向东宫而去。

    然而,他们甫一进入东宫灵域范围,便同时身形一滞!

    一股强大、冰冷、且带着明确排斥意味的领域之力瞬间笼罩了他们!这并非主动攻击,而是灵域对外来高阶能量的本能防御和压制。

    空气中无处不在的寒意仿佛活了过来,如亿万根冰针,试图渗透他们的护体仙光/佛光。

    “好强的领域!”云胤真人微微动容,周身清光流转,将寒意隔绝在外,“此灵虽无显意识,但这领域之完善、能量之精纯,已不亚于一些得道妖王的洞府!”

    妙音尼亦展开佛光护体,感受着那试图冻结思维、湮灭情感的冰冷法则,叹道:“此寒非仅伤身,更蚀心念。若无坚定道心,寻常修士至此,顷刻间便会灵智冻结,化为行尸走肉。”

    他们尝试将一缕蕴含着平和、引导意味的神念传递向灵域核心:“吾等乃上界仙使,感知此地异动,特来相见。望阁下收敛寒煞,免伤及无辜,共寻共存之道……”

    神念如同石沉大海。

    东宫偏殿内,那一点灵识核心瞬间捕捉到了这两股远超【目标α】和所有僧道的强大能量源的闯入,以及那试图“沟通”的神念波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