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7章 双星(1/3)
东宫偏殿,李时珍在“雾隐花”替代带来的短暂平和期中,争分夺秒地进行着他那孤独而危险的探索。
每日汲取那来自格物院的、因挖泥船持续运转而产生的微弱“创造喜悦”,已如同呼吸般成为本能。
那颗能量结晶体愈发凝实,旋转间自有一股圆融之意,不仅能纯化能量,似乎连他枯竭的神魂,都得到了一丝极其缓慢的温养。
但这还不够。太慢,太被动。暗处的毒刃不知何时会再次袭来,下一次,未必能如此幸运地化解。
他将目标投向了第二颗能量结晶体。
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,他不再像之前那般盲目。他更加细致地“内视”第一颗结晶体,分析其稳定的结构、能量的流转模式、与自身意念结合的微妙频率。
他意识到,凝聚第二颗的难点,不仅在于意念的强度,更在于如何让两颗结晶体在有限的能量循环空间内“共存”而不互斥,甚至…能否产生“协同”?
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如同要在一根发丝上雕刻出两座能相互呼应的微型花园。
他尝试了无数次。意念稍一分散,能量便失控暴走,震得他神魂欲裂。好不容易引导出一小簇能量,试图模仿第一颗的结构进行压缩,却总因无法精确复刻那独特的“序”而溃散。
即便偶尔成形,也与第一颗格格不入,相互干扰,险些引发能量循环的崩溃。
失败。一次又一次。
神魂的疲惫如同潮水般反复袭来,远比身体的虚弱更令人绝望。有数次,他几乎要放弃,那永恒的、宁静的虚无再次发出诱惑的召唤。
但每当此时,那来自远方的、格物院学徒们为了解决一个齿轮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的专注意念,那挖泥船成功挖起一斗淤泥时的细微成就感…这些微弱的“创造喜悦”透过灵觉传来,如同细小的火花,一次次重新点燃他内心的固执。
不能放弃。外面还有那么多人未曾放弃。
他改变策略。不再追求完全复刻,而是尝试理解“共存”的原理。他引导着第一颗结晶体缓缓移动,观察它如何与周围的能量流互动,如何保持自身的稳定而不被同化。
他发现,结晶体并非完全静止,其旋转本身就带有一种独特的“场”,能轻微地排斥过于靠近的异种能量,却又能与同频的能量流产生和谐的共鸣。
“场”…“频率”…“共鸣”…
一个念头如同闪电划过脑海:若不能复刻一个完全相同的,能否创造一个与之“互补”的?如同阴阳,如同昼夜,虽不同,却可共存共生?
他再次凝聚心神,不再试图压缩雷火能量,而是引导着一缕极其精纯的、属于自身“活烬”本源的、相对温和的能量,尝试以其为材料,用意念将其塑造成一种与第一颗结晶体旋转方向相反、能量波动呈某种微妙对称的“镜像”结构!
这个过程比之前更加艰难。那“活烬”能量虽温和,却也更难以精确操控。意念需如绣花针般细腻,在能量的毫厘之间进行雕琢。
时间在寂静中流逝。不知过了多久,当他的意念几乎要再次耗尽溃散时——
嗡…!
一声比之前更加细微、却带着某种奇异和谐感的微鸣,自能量流中响起!
一颗体积稍小、光泽略显柔和、旋转方向相反的微型结晶体,竟真的在第一颗结晶体的“对面”缓缓凝聚成形!
每日汲取那来自格物院的、因挖泥船持续运转而产生的微弱“创造喜悦”,已如同呼吸般成为本能。
那颗能量结晶体愈发凝实,旋转间自有一股圆融之意,不仅能纯化能量,似乎连他枯竭的神魂,都得到了一丝极其缓慢的温养。
但这还不够。太慢,太被动。暗处的毒刃不知何时会再次袭来,下一次,未必能如此幸运地化解。
他将目标投向了第二颗能量结晶体。
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,他不再像之前那般盲目。他更加细致地“内视”第一颗结晶体,分析其稳定的结构、能量的流转模式、与自身意念结合的微妙频率。
他意识到,凝聚第二颗的难点,不仅在于意念的强度,更在于如何让两颗结晶体在有限的能量循环空间内“共存”而不互斥,甚至…能否产生“协同”?
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如同要在一根发丝上雕刻出两座能相互呼应的微型花园。
他尝试了无数次。意念稍一分散,能量便失控暴走,震得他神魂欲裂。好不容易引导出一小簇能量,试图模仿第一颗的结构进行压缩,却总因无法精确复刻那独特的“序”而溃散。
即便偶尔成形,也与第一颗格格不入,相互干扰,险些引发能量循环的崩溃。
失败。一次又一次。
神魂的疲惫如同潮水般反复袭来,远比身体的虚弱更令人绝望。有数次,他几乎要放弃,那永恒的、宁静的虚无再次发出诱惑的召唤。
但每当此时,那来自远方的、格物院学徒们为了解决一个齿轮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的专注意念,那挖泥船成功挖起一斗淤泥时的细微成就感…这些微弱的“创造喜悦”透过灵觉传来,如同细小的火花,一次次重新点燃他内心的固执。
不能放弃。外面还有那么多人未曾放弃。
他改变策略。不再追求完全复刻,而是尝试理解“共存”的原理。他引导着第一颗结晶体缓缓移动,观察它如何与周围的能量流互动,如何保持自身的稳定而不被同化。
他发现,结晶体并非完全静止,其旋转本身就带有一种独特的“场”,能轻微地排斥过于靠近的异种能量,却又能与同频的能量流产生和谐的共鸣。
“场”…“频率”…“共鸣”…
一个念头如同闪电划过脑海:若不能复刻一个完全相同的,能否创造一个与之“互补”的?如同阴阳,如同昼夜,虽不同,却可共存共生?
他再次凝聚心神,不再试图压缩雷火能量,而是引导着一缕极其精纯的、属于自身“活烬”本源的、相对温和的能量,尝试以其为材料,用意念将其塑造成一种与第一颗结晶体旋转方向相反、能量波动呈某种微妙对称的“镜像”结构!
这个过程比之前更加艰难。那“活烬”能量虽温和,却也更难以精确操控。意念需如绣花针般细腻,在能量的毫厘之间进行雕琢。
时间在寂静中流逝。不知过了多久,当他的意念几乎要再次耗尽溃散时——
嗡…!
一声比之前更加细微、却带着某种奇异和谐感的微鸣,自能量流中响起!
一颗体积稍小、光泽略显柔和、旋转方向相反的微型结晶体,竟真的在第一颗结晶体的“对面”缓缓凝聚成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