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 评审风暴(1/3)
会议室里的空气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。
林胜利整理好桌上的资料,缓缓起身走向讲台。他的脚步稳健有力,每一步都踏在会议室的心脏上。
高明远总工程师坐在主位,目光如鹰隼,紧紧盯着台上那个年轻人的一举一动。
王建国副局长端坐在侧,手指轻敲着桌面。技术研发部的几位专家,神情严肃地翻阅着手中的材料。
陈凯坐在后排,双手紧握。
他的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,既有期待林胜利出丑的恶毒,又有对即将到来的技术交锋的紧张。
“各位领导,各位专家。”林胜利的声音清晰而坚定,“今天我要汇报的,不仅仅是一本手册,
更是我们龙溪水电站全体建设者,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条确保大坝安全的技术路径。”
他按下幻灯片的切换键,第一张图片出现在墙上的白布上。
那是大坝浇筑现场的照片,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作业,振捣棒发出的轰鸣声仿佛从照片中传出来。
“温控防裂,核心在于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。”林胜利指着图片上的温度监测点,
“传统方法往往只关注表面温度,而忽略了内部温度梯度的变化。我们的方案,采用分层分块的精细化控制策略。”
技术研发部的张专家推了推眼镜,打断了林胜利的汇报:“小林同志,你提到的粉煤灰掺合料,活性指数如何?
在严寒地区,长期耐久性有什么保证?”
张专家的语气咄咄逼人,显然是要给林胜利一个下马威。
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胜利身上。
陈凯在心中暗暗窃喜。他知道张专家是个技术权威,最看不惯年轻人的狂妄自大。这个问题,足以让林胜利露出马脚。
然而,林胜利的表情依然平静。他从容地取出一叠资料,走到张专家面前。
“张专家问得好。”林胜利展开资料,“根据我们对国外少数文献的研究,以及大胆的理论推论,粉煤灰在混凝土中存在一个关键的'二次水化'过程。”
张专家眯起眼睛:“二次水化?详细解释一下。”
“粉煤灰中的活性硅铝成分,在水泥水化后期,会与水化产物中的氢氧化钙发生缓慢反应。”
林胜利在黑板上画出简化的化学反应式,“这个过程虽然缓慢,但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后期强度。”
他转身面对张专家:“更重要的是,这种二次反应产生的胶凝物质,具有更好的抗冻融性能。
我们在试验段进行了初步的抗冻融循环测试,数据就在这里。”
林胜利整理好桌上的资料,缓缓起身走向讲台。他的脚步稳健有力,每一步都踏在会议室的心脏上。
高明远总工程师坐在主位,目光如鹰隼,紧紧盯着台上那个年轻人的一举一动。
王建国副局长端坐在侧,手指轻敲着桌面。技术研发部的几位专家,神情严肃地翻阅着手中的材料。
陈凯坐在后排,双手紧握。
他的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,既有期待林胜利出丑的恶毒,又有对即将到来的技术交锋的紧张。
“各位领导,各位专家。”林胜利的声音清晰而坚定,“今天我要汇报的,不仅仅是一本手册,
更是我们龙溪水电站全体建设者,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条确保大坝安全的技术路径。”
他按下幻灯片的切换键,第一张图片出现在墙上的白布上。
那是大坝浇筑现场的照片,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作业,振捣棒发出的轰鸣声仿佛从照片中传出来。
“温控防裂,核心在于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。”林胜利指着图片上的温度监测点,
“传统方法往往只关注表面温度,而忽略了内部温度梯度的变化。我们的方案,采用分层分块的精细化控制策略。”
技术研发部的张专家推了推眼镜,打断了林胜利的汇报:“小林同志,你提到的粉煤灰掺合料,活性指数如何?
在严寒地区,长期耐久性有什么保证?”
张专家的语气咄咄逼人,显然是要给林胜利一个下马威。
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胜利身上。
陈凯在心中暗暗窃喜。他知道张专家是个技术权威,最看不惯年轻人的狂妄自大。这个问题,足以让林胜利露出马脚。
然而,林胜利的表情依然平静。他从容地取出一叠资料,走到张专家面前。
“张专家问得好。”林胜利展开资料,“根据我们对国外少数文献的研究,以及大胆的理论推论,粉煤灰在混凝土中存在一个关键的'二次水化'过程。”
张专家眯起眼睛:“二次水化?详细解释一下。”
“粉煤灰中的活性硅铝成分,在水泥水化后期,会与水化产物中的氢氧化钙发生缓慢反应。”
林胜利在黑板上画出简化的化学反应式,“这个过程虽然缓慢,但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后期强度。”
他转身面对张专家:“更重要的是,这种二次反应产生的胶凝物质,具有更好的抗冻融性能。
我们在试验段进行了初步的抗冻融循环测试,数据就在这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