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6年1月20日,距离农历春节还有五天。

    香港的清晨飘着零星冷雨,鹏城却透着几分温润的暖意——龙华香江电器工业园的主干道上,红灯笼从厂区门口一直挂到生活区,朱红的春联贴满了每栋宿舍楼的门框,连车间外的宣传栏上,都贴着员工孩子们画的“年兽”涂鸦,一派热闹的年景。

    林英的车队驶进工业园时,刚过上午九点。

    车窗降下,能听到生活区传来的欢笑声:几个年轻员工正踩着梯子挂灯笼,孩子们围着一堆彩色气球追逐打闹,王磊的母亲穿着深蓝色棉袄,正和几位阿姨一起在食堂外的空地上包饺子,面团和馅料摆了满满一桌子。

    “林生,您可算来了!

    ”李建国快步迎上来,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流程表,“聚餐的大棚已经搭好了,食材早上刚从香港运过来,有您特意交代的腊味、海鲜,还有玲姐要的江米和红枣。

    ”他说着,指了指不远处的钢结构大棚,棚顶挂着“香江一家亲”的红色横幅,下面摆着三十张圆桌,桌布是崭新的米白色,餐具整齐地码在托盘里。

    林英推开车门,率先跳下车。天心和天佑像两只小鸟似的跟着蹦下来,不等林青霞叮嘱,就朝着那群孩子跑过去——昨天他们就听说要和工业园的小伙伴一起玩,早就盼着这一天。

    林青霞无奈地笑了笑,提着一个装满婴儿衣物的袋子跟上,关之琳则扶着邱淑贞,慢慢走下台阶:“淑贞,这边太阳晒得到,别站在风口上。”

    邱淑贞怀里抱着文轩,小家伙穿着红色的连体棉袄,领口绣着小小的老虎图案,是朱玲特意绣的。

    她靠在廊柱上,看着远处打闹的孩子,轻声说:“没想到冬天的鹏城这么暖和,香港今天还在下雨呢。

    ”朱玲从后备箱里拿出一个竹篮,里面装着泡好的江米和红枣,笑着接话:“西安的冬天更冷,这时候早就下雪了。不过在这里好,能穿着薄棉袄包饺子,孩子们也能在外面跑。”

    几人正说着,王磊带着爱人匆匆走来。他爱人怀里抱着一个用襁褓裹着的婴儿,是他们刚满两个月的儿子。“林生,青霞姐,之琳姐!

    ”王磊脸上满是笑意,“我妈刚才还在说,您要是再不来,饺子都要煮好了。这是我儿子,小名叫小石头,特意带过来给文轩少爷作伴。”

    林英凑过去看了看小石头,小家伙闭着眼睛睡得正香,眉头皱着,像个小老头。他忍不住笑了:“跟你小时候一样,看着就结实。对了,质检手册编得怎么样了?”“已经定稿了!

    ”王磊立刻拿出一本装订好的手册,递到林英手里,“李厂长帮我找印刷厂印了50本,下周就能发给各个车间的质检员,以后新人培训就有标准了。”

    林英翻开手册,首页是王磊手写的序言,字里行间满是认真:“质检是产品的生命线,更是我们工人的脸面——每一个焊点、每一次测试,都要对得起自己的手艺,对得起信任我们的顾客。

    ”他抬头看向王磊,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写得好。下午聚餐的时候,你给大家讲讲编手册的心得,让更多人知道,认真做事的人,永远有机会。”

    上午十点,聚餐大棚里渐渐热闹起来。

    林青霞和关之琳带着几个员工家属,将从香港带来的腊味、海鲜一一摆上桌;钟楚红在临时搭建的烤炉前忙碌,黄油曲奇的香气飘得很远,引得孩子们围着她打转;朱玲则在食堂门口支起一口大锅,教大家做甑糕——泡好的江米铺在底层,中间夹着红枣和豆沙,最上面撒一层葡萄干,盖上木盖后,灶火慢慢煨着,甜香很快弥漫开来。

    邱淑贞抱着文轩,坐在大棚角落的藤椅上,身边围着几位员工家属。

    一位穿着碎花衬衫的大姐,手里拿着一个绣着牡丹的小肚兜,递到邱淑贞面前:“林太太,这是我给文轩少爷做的,针脚粗,您别嫌弃。我家闺女说,文轩少爷穿着肯定好看。

    ”邱淑贞连忙接过,摸了摸柔软的布料,笑着说:“太精致了,谢谢您。文轩有这么多叔叔阿姨疼,真是福气。”

    林英则跟着李建国,去了工业园的临时办公室。桌上摊着两张图纸,一张是幼儿园的设计图,一张是职工医院的选址图。